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手术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随着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比例的提升,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但是手术过程中对正常的神经、肌肉、血管的损伤,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术中的出血和术后的疼痛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身体更快地恢复呢?
术后上肢功能的锻炼
麻醉清醒后就可以开始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3次。
术后1天开始肘部屈伸运动,清晨用患侧手刷牙、洗脸;就餐时用患侧手持碗、杯。
术后3天开始梳头运动,颈部不要倾斜,肘部抬高,保持自然位置,每日3次,每次3~5分钟。
术后3天开始上臂运动,运动时注意保护患侧上肢,用健侧手托住肘部,做患侧上肢上举过头运动,每日3次,每次3~5分钟。
术后4天开始肩膀运动,逐步将患侧手放于枕部,触摸对侧耳朵,并逐渐将患侧手跃过头顶,触摸到对侧耳朵,每日3次,每次3~5分钟。
术后5天开始综合运动,包括摆臂运动:双手左右大幅度摆动;上肢上举动作:双上肢交替上举;煽动臂运动:双手十指在脑后叠加,两肘在面前开合,保持两肘高度一致,并向后大范围展开。每项运动每次3~5分钟,每日3次。
病人往往由于紧张、恐惧不敢锻炼,或者害怕伤口“裂开”、内出血而不愿意锻炼。科学、及时、有效的锻炼使被手术破坏了的组织尽快建立侧支循环,有利于上肢水肿消退及手术部位皮肤浅感觉的恢复,从而减轻疼痛,有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瘢痕粘连等,对病人度过手术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