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合肥市二院全面启动第七周期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12来源:

为进一步促进医院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5月8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标任务工作汇报评议会,会议邀请了省内知名专家为医院学科发展“问诊把脉”,提供科学指导。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及重点学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日前,合肥市卫健委、合肥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公布了合肥市第七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建设项目名单。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病理科、骨科等3个学科入选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内科、耳鼻咽喉科、护理学、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超声医学科、普胸外科等10个学科入选重点培育专科建设项目。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十四五以来,我院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安徽省“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计划》和《合肥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牢牢把握医院高质量发展机遇,对临床专科建设作出整体性、系统性安排,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内涵,在技术创新、科研立项、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医院将以医疗质量及安全为核心内容,对标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以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积极带动医院各系列专科专病发展,紧紧围绕临床实际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推动专科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努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学科群,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重点学科


1、高压氧科

高压氧科为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专科,是合肥地区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病房的高压氧科室,目前开放床位数100张,逐步成长为高压氧医学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信息交流的区域中心。现拥有安徽省首个平移门式三舱七门30座位高压氧舱群,其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我省高压氧医学领域领先水平。

学科现有医生14人、康复治疗师3人、护士39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中级以上占比85.7%,博士7人(含在读博士6人),硕士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

近年来,发表各类论文共17篇,其中SCI收录期刊13篇,中华系列及中文核心4篇。文章、课题、获奖较有质的提升,在省内同级同类专科中处于领先水平。

高压氧科针对患者需要并按临床诊疗需求性、合理性成立两个亚专科,分别为昏迷促醒亚专科和神经重症康复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高压氧舱内呼吸机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治疗、高压氧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综合治疗、高压氧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患者的精准气道管理、床旁重症康复等。



2、病理科

病理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及皖南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合肥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医学细胞学分会主委单位。

学科拥有“江淮名医”、“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政府津贴人员、“合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高层次技术人才。现有医技人员17人,其中临床病理医师9人,中高级职称5人,中高级职称占比78%,硕士研究生15人(含在读博士1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88%。

学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市级科研课题11项。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项、安徽省科技成果2项。

学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包含弹力纤维染色在胃癌分期中的应用、三抗体双染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细胞学蜡块在诊断中的应用、p16/Ki-67双染检测辅助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等。



3、骨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专科,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硕士培养点及国家住院医规范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加速康复建设专科(安徽省首批),国家创伤骨科加速康复建设示范病房(全国首批),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建设专科(市级唯一),安徽省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基地,合肥市创伤学会主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候任骨科学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运动医学会主委单位,合肥市显微骨科主委单位。

学科现有专科医师51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24人,博士(含在读)8人,硕士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合肥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3人,合肥市拔尖人才1人。

近年来,获批省、市及高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安徽省卫健委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GCP项目22项,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篇,发明专利5项,1项专利成功入选2022年长三角医学创新转化峰会。

学科设有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小儿骨科、骨肿瘤8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四肢复杂骨折微创治疗,髋膝关节置换与翻修术,微创单髁置换术,脊柱脊髓损伤微创手术,颈椎病前后路手术,腰椎微创融合术,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术,断指再植、拇指再造术,游离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肢体严重损伤,微创拇外翻技术,复杂足部畸形矫形术,骨膜牵张或横向骨搬运治疗糖尿病足,儿童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技术。



重点培育专科


01、心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硕士培养点及国家住院医规范培训基地,安徽省首家国家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国胸痛中心单位,国家房颤中心单位,国家心衰中心单位,国家心脏康复中心单位,合肥市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心脏重症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委单位。

学科现有专科医师36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含在读)10人,硕士32人,硕士生导师5人。

近年来,获批省、市及高校级科研项目共10项,其中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GCP项目4项,院级科研课题13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4篇,发明专利5项,获2020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学科设有起搏电生理与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危重症、心衰与心脏康复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生物可降解支架植入术、左束支区域起搏术、起搏器感染电极拔除术、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除颤仪安置术、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卵圆孔封堵术等。


02、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科专业基地,安徽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中华医学会合肥市耳鼻咽喉科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名医工作室单位、合肥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单位。

近年来,主持省级3项、市级课题6项,协助承担省级1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批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学科设鼻科、咽喉头颈科、耳科三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泪前隐窝入路鼻窦、翼腭窝及颞下窝肿物切除、高选择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嗓音疾病的一体化诊治、内镜下咽旁间隙肿物切除术、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经口低温等离子早期喉癌手术、电子耳蜗植入等。


03、护理学

护理学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中国心血管病护理和技术培训基地,安徽省ICU、手术室、糖尿病、骨科、肿瘤专科护士和PICC置管维护护士、护理管理干部等8个培训实践基地,合肥市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单位。

学科现有71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1275人,高级职称25人,护理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护士1035人、中级以上职称466人,专科护士101人。

近年来,学科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立项合肥市卫健委应用课题6项,合肥市科技局软课题1项,大学院校校级科研10项,安徽省护理学会科研1项,参与南京鼓楼医院横向课题1项,立项院内科研96项。申报获批专利54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32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2项,专利临床转化应用有5项。

学科建立了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内分泌疾病护理、肿瘤护理、重症护理、急诊急救护理、普外科疾病护理、骨科护理、泌尿外科疾病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急救护理、高压氧护理、介入护理等12个护理重点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护理有脑卒中患者延续性康复护理、肿瘤患者人文关怀护理、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综合康复护理技术、PICC 置管和维护护理技术、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技术。


04、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内分泌质控中心挂靠主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合肥市名医工作室,安徽省内分泌质控中心专家成员单位,安徽省医学内分泌学分会及安徽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单位,合肥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及蚌埠医学院硕士培养点。

学科配备糖尿病专病门诊、甲状腺专病门诊、糖尿病慢病筛查室。科室目前共有专科医师5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中高级职称占比87%,博士8人(其中在读博士4人),硕士19人,本科5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5%,硕士生导师3人。

近年来,获批省、市及高校级科研项目共11项,其中横向课题5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 SCI 期刊论文10篇(影响因子大于3分以上3篇);获发明专利4项;获2020年安徽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学科建立了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及肥胖症等四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甲状腺良性结节激光消融治疗临床应用、骨骼肌质量测定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新一代专业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信息化平台在院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糖尿病足多学科诊疗、胰岛素泵联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强化血糖控制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疗技术。


05、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创伤救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合作“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区域医疗重症及创伤医学中心,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及皖南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培养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重症医学专业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基地、合肥市重症医学科名医工作室。
学科现有三个病区,60张床位,医护人员83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药师1名、副主任护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含在读)5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95%。
近年来,学科获立项课题11项,参与国际多中心国家临床药物实验5项,省级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2项,获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22年获合肥市第八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发表SCI论文12篇,中华系列论文13篇,主编专著3部。
学科设有重症外科及创伤、重症神经、重症感染、重症心脏、重症康复五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特色的技术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规范化全程呼吸力学监测技术、多阶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动态重症超声监测技术、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认知损害、情感障碍早期识别及干预技术、严重创伤“四集中”平台全程MDT救治技术、超早期重症康复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06、普通外科

普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科现有四个病区,开放床位179张,现有专科医师40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生27名,博士2名,硕士29名,硕士生导师9人。

近年来,获批省、市及高校级科研项目共17项,其中合肥市应用科技课题1项,院级科研课题13项,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篇,发明专利8项。

学科设有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乳、肛肠外科四个亚专科病区。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直肠癌的MDT个体化治疗、各种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其中E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PTCS(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技术、肝胆胰良恶性疾病的腹腔镜及开放手术治疗、肝癌微波射频消融;腹壁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微波消融治疗、不同手术路径(经胸乳入路、经腋窝入路、经锁骨下入路、经口腔前庭入路、经颏下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肛肠疾病的微创治疗等。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代表外科发展水平的达芬奇机器人支持下的胃结直肠癌根治术、肝胆胰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0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慢阻肺通科临床药师培养单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PCCM科)介入呼吸病学、呼吸康复进修基地,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及慢阻肺协作组成员单位。

学科开放床位182张,拥有四个病区及RICU病房。学科分设感染、呼吸慢病与康复、呼吸危重症、胸部肿瘤与介入呼吸病学四个独立病区的亚专科,开设肺癌与肺结节、呼吸睡眠、慢阻肺、戒烟、支气管哮喘等专病门诊。设有呼吸内镜与介入诊疗中心、肺功能室、睡眠监护室、呼吸治疗室、呼吸康复病房等。

学科现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7人,教授、副教授7人,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及在读博士7人。近年来,发表 SCI 论文14篇,最高影响因子7.4分,中华及北大核心论文4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

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俯卧位通气技术、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技术在呼吸危重症救治中的应用;复杂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测序联合传统病原学技术;呼吸慢病康复技术;经支气管镜取异物、气管支气管肿瘤的电凝消融、冷冻等治疗技术;气管支气管狭窄的球囊扩张、气道支架置入技术;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快速评价技术(EBUS+ROSE)、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治疗技术;影像学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经皮肺部肿瘤热消融术;肺栓塞规范化诊疗等。


08、全科医学科

全科医学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专业基地,合肥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合肥市全科医学质控中心双主委单位,合肥市名医工作室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硕士培养点。

全科共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兼职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6人。

近年来,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学科设有“老年慢病管理”“全科教育教学”两个专科特色方向,常规开展的特色项目有社区老年人衰弱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技术、脉搏波传导速度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疾病感知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模式在全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叙事医学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应用模式研究等。


09、超声医学科

超声医学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及皖南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是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科拥有专科人员39人,其中博士在读1名,硕士研究生7名,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及以上比例达近72%。

近年来,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6项,其中合肥市卫健委应用医学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3篇,其中SCI论文6篇,北大核心2篇,统计源期刊7篇。

学科下设心血管超声专业组、腹部超声专业组、妇产超声专业组、浅表小器官、介入超声专业组等四个亚专科。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PWV 测量颈动脉弹性对早期颈动脉硬化的评估、超敏感微血流显像(AP)技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HIFU)、超声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颈脑血管一体化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US-PTCD)。


10、普胸外科

胸心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医学重点培育专科,中国胸部创伤协助组(CCIRS)核心单位,中国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GCP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合肥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合肥市医学(心胸外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安徽省胸外科快速康复病房区域示范中心(ERAS),安医及蚌医的硕士培养点。随着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的临床应用,学科向着现代化的学科目标不断迈进,2020年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排行榜百强,省内前三。

学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含在读)3人,硕士6人,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5项,申请国家专利2项,发表论文14篇,其中中华系列2篇。

学科设有肺外科、食管及纵隔外科、胸壁外科三个亚专科。近年来,学科对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名院名科,与上海胸科医院共建合肥肺部疾病诊疗中心,率先开展“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下早期肺癌筛查”和“肺结节的一体化诊疗”。常规开展的特色技术有:单孔及多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肺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3D-CTBA)、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3D打印模型指导下MatixRIB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胸外伤、微波消融联合胸腔镜手术杂交技术治疗多发性磨玻璃结节等。

和平路院区: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246号, 电话:0551-62203666
广德路院区:合肥市瑶海区广德路与乐水路交叉口, 电话:0551-62965102

投诉电话:和平路院区62203612,广德路院区62965082

Copyright  2021 皖ICP备06001843号-2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