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安徽省庆祝“五一”暨“建工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推进大会在合肥召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对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合肥市二院李海山主任荣获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李海山,副主任医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临床诊治及抢救,各种严重多发伤救治一体化治疗,腹部急诊如急性胰腺炎、急诊结石性胆囊炎等急腹症的诊治和处理,肋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带针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B超引导下深静脉置管术。
他是急诊战线的一名“老兵”,二十年如一日的奋战在急诊急救的最前沿。他有激情、有担当,敢打善拼,是危急重症患者口中的“值得托付的好医生”,是同事眼中的“消防队长”。在疫情肆虐的三年时间里,从“防”到“治”,他带领团队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挺立在疫情的“风暴眼”,铆在疫情防控斗争的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职业精神。
冲锋在前勇担当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李海山主任义无反顾的写下请战书,第一时间申请到抗疫一线,带领全科三十名党员同志拼在一线,冲在一线。作为急诊党支部书记,他以身作则,连续多日与一线同志们吃住在一起,出色的完成了院党委交派的任务。而他自己,主动向院党委申请,要求继续留守一线,这一干又是30天!“与病毒抢人,帮助患者跑赢时间,是急诊医生的责任。”李海山主任说道。
坚守阵地保平安 2022年10月17号晚10:30,合肥市二院临时接到上级任务需对整个急诊病区清空并接诊新冠疑似患者。20分钟后,第一位新冠疑似患者被送入急诊科,“患者呼吸衰竭,需要马上插管!”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李海山立即给患者行气管插管,整个过程中患者痰液飞溅,他的脸上、眼镜片上喷的都是痰液,最终患者获救了。随后一小时内共接诊危重患者17人,急诊患者22人……那段时间李海山像一只陀螺,高速旋转在抢救室患者身边,着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他就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嗓子哑了不能说话,就用纸笔与患者交流,长时间站立腰疼难忍就坐轮椅坚守……超负荷工作的短短一个月时间,他瘦了整整二十斤。
鼓足士气打硬仗 2022年12月7日,国家“新十条”发布实施,短期内社会面感染者激增,院前急救工作量每天有近1000次电话求助,李海山果断对原有的120站点重新布局,优化急救半径,疫情期间完成院前急救200次/天。面对新冠患者持续性增长,急诊医护人员又因感染严重出现战斗性减员,李海山连续50小时的奋战在急诊一线,现场调度急诊收治及分流患者,在自己感染新冠高热39.8度、血糖高达30.7mmol/l时的情况下,靠着一边输液一边带着胰岛素泵及留置针坚守。最终,急诊团队成功抢救危急重症患者1000余人次,有效处置分流患者20000人次,全力保障了救治工作的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