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习惯
1、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一般七八成即可。
2、陪着别人吸烟。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别人吸烟时吐出的烟雾30分钟,那么他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要高26%。
3、怒斥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冲击。像生气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会破坏人体心脏跳动的节律,更好地了解这些由情绪触发的心电特征,可以帮助预防并治疗心跳骤停。而像地震、导弹攻击、输掉重要的足球比赛等事件造成情绪上的悲愤,也会使人心脏病发作。
4、感冒发烧随它去。感冒发热时,对心脏功能的直接影响,如感冒发热,全身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脏在相对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易诱发心律失常。
5、事业至上,忽视减压。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精神压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压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钟会减少你25%以上的焦虑和抑郁。
6、做运动,一定要时间长。任何经常性的身体活动都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即便每次只运动5到10分钟。
7、吃烧烤。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血液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减少细胞的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记录了八万名女性长达十四年的锻炼及营养习惯。研究人员发现,与心脏病关系最大的是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转脂肪酸,它是一种降低HDL胆固醇含量并增加对人体有害的LDL胆固醇含量的变异脂肪,而罪魁祸首就是炸薯条。
9、压抑愤怒。压抑愤怒会加大对心脏的压力,如果发泄出来,会使心脏感到更舒适,降低心律不齐、心绞痛的几率。
老年人怎样防护心血管病
防护心脑血管的方法
1、控制易患因子:如高血压患者应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患有高血脂则要控制胆固醇饮食,限制热量,服用降脂药。患有糖尿病,应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2、合理饮食:应避免进食过多的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多食清淡、含维生素的食物。
3、合理安排生活,生活要有规律性,保持心情愉快。提倡不吸烟、少饮酒。
4、适当的活动,不宜做剧烈活动。因为剧烈运动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高,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强。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打太极拳等。
5、吸氧能显著提高人体血氧饱和度,及时纠正缺氧,预防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定期吸氧,还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老年人怎样防护心血管病
温馨提示
心血管疾病的积极预防和治疗是老年人减少发病和减轻病情的重要方法,控制易患因子:如高血压患者应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患有高血脂则要控制胆固醇饮食,限制热量,服用降脂药。患有糖尿病,应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